13693480927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杨麾:我的故乡在镜头里

时间:2016-11-11

  
  反映故土乡情的摄影作品 《嘉陵江汉子》 获2003年第四届巴蜀文艺奖二 等 奖 ,《川 北 老乡》(组照)获2006年第 五 届 巴 蜀 文 艺奖。 日前,《我的嘉陵江》(组照) 获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在光影流转中,杨麾拾起故乡的容颜。
  杨麾,1950年出生于嘉陵江边的南充市,现任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从1974年起,他开始拍摄故土乡情,《嘉陵江汉子》获2003年第四届巴蜀文艺奖二等奖,《川北老乡》(组照)获2006年第五届巴蜀文艺奖,《老板和农民工》获第六届影像中国摄影大赛纪实类银奖……
  百度词条中,对杨麾个人经历的注释长达38条。今年11月4日,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公布获奖名单,杨麾获记录摄影类金像奖,成为南充首个获得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的摄影家。杨麾又一次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词条。
  初见,杨麾瘦高,给人以宁静;握手,杨麾很有力,给人以厚实;道别,杨麾很和蔼,给人以温暖。
  定格一个瞬间,记录一段历史。这位用镜头和情怀守护嘉陵江的摄影家,像江水一样奔流不息,安静厚实,笃定长情。

A 脚踩故土心系乡情
  为何聚焦乡村?这许是生活的选择。杨麾从八岁起便开始往返于城乡之间,在母亲教书的老祠堂、古寺庙里读小学。在农忙假里,白天,他要跟着母亲到田间地头挖红薯、插秧,晚上则在煤油灯下看《三国演义》《水浒》……在没有水泥路的年代,杨麾幼小的心灵一次又一次陶醉于雨天的泥泞和乡亲们的质朴之中。
  踩着没过脚踝的稀泥,他抓过春天里的黄鳝;赶着牛群,他挨过夏日里蚊虫的叮咬;忍着饥饿,他闻过秋日里邻居厨房飘逸出来的腊猪油味;过年守夜,他将煤油灯擦得锃亮。
  农闲时,他聆听理发匠的吆喝,观察理发匠的剃头手艺;麦收时,他在晒场里听打麦机的轰鸣;年末了,他看着土戏台上工作人员给“汽灯”打气……
  过去种种的经历让杨麾和川北老乡结下了深厚情谊,生活的积累让他感悟真实的力量。
  “我从中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向何处去。”在杨麾看来,摄影不是想象的产物,它是一种再现、是一种还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记录和保存,是一份备忘录和影像志。摄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他过往生活的片段、场景和感动,油灯、码头、剃头匠构成了他后来摄影的主要画面。
  “这是一种用镜头对自己说悄悄话的释然,也是一种插上镜头就可以翱翔在故乡的快慰。”可以说,杨麾的摄影风格,根植在“脚踩故土、心系乡情”之上。

B 第一张照片刊发在《南充日报》上
  1974年,杨麾被分配到原南充县卫生防疫站负责宣传工作,并开始接触相机。也是这一年,他的第一幅新闻照片在《南充日报》刊登,这是杨麾公开发表的第一幅摄影作品,“我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也正是这幅照片,坚定了我要好好拍下去的决心和信心。”那一年,杨麾24岁。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杨麾逐渐认识到,尊重生活、体察平凡才是一个摄影人的本分,能给百姓关切、给历史见证、给后人寄托是摄影人的担当。顺江而下,逆流而上,杨麾开始以嘉陵江为纽带,拍摄自己的故土乡情。“我的故乡南充,嘉陵江穿城而过,我从小听着嘉陵江的水声长大,除了短暂的出差和出游,我几乎没有离开故乡的土地。”杨麾说:“时代在变,故乡的风物也在变,别人的故乡存在记忆中,我的故乡在我的照片上。”
  11月,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杨麾以50幅照片组成的作品《我的嘉陵江》参加评奖并获得记录摄影类金像奖,成为南充首个获得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的摄影家。
  “感谢摄影,让我能如此放肆地记录我的故乡。现在人们常说,回不去的是故乡。我很庆幸,我一直拍摄着故乡。”杨麾的一声感谢,饱含了他四十多年来对嘉陵江、对故乡南充无比深沉的爱恋。
  “1980年4月,嘉陵江龙门镇段,水清流缓,近岸边,有人在洗衣涮物。”
  “1984年南充城区,傍晚,从广元前往重庆的货运船停靠南充中渡口修整,埋锅煮饭,洗晾衣物。”
  “1987年,南充城区,嘉陵江畔挑夫们把自带的大米装进搪瓷盅一起蒸煮。”
  ……
  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场景,一个个故事……日月轮回,岁月流逝,更多的,杨麾关注嘉陵江边的日常,嘉陵江畔四十多年的变迁,都被杨麾一 一地记录在他的相机里。

C 用影像抒写乡情
  在杨麾《嘉陵江畔的挑夫》系列彩色照片中,有一张名为《一担卵石非常沉重》的照片,四个挑夫穿着短裤,肩挑着两担沉重的鹅卵石,最靠近前面的一位挑夫头戴草帽,将满满的一担鹅卵石一倾而下,古铜色肤色光亮夺目。
  “他们古铜色的肤色,让我看到了积极健康的雄性美,同时,他们的花裤子花衣裳又颇具那个时代川北民俗的风格。”杨麾说,《嘉陵江畔的挑夫》他整整拍了十多年,随着嘉陵江边挑沙运石子的挑夫被机械化设备“挤”出工地后,他才随之结束了拍摄。
  同样的,《油灯系列》杨麾一拍十几年,《泥泞路上的人们》一拍三十多年,当昔日的乡村理发匠不再走村串户,而是背着工具箱走马灯似的在各个乡镇穿梭赶场时,杨麾的镜头已悉数收集了他们往昔走村串乡的数千幅影像;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外出打工,留下了房屋和故土,杨麾的镜头又对准了祠堂院落、人去楼空;如今农村道路畅达、新楼鳞次栉比,山清水秀的农村新面貌又成了杨麾镜头下的美丽风景……
  “摄影是一项连贯系统的工程。”回顾起自己四十多年来的嘉陵江流域影像记录历程,杨麾感叹:“是艰苦年代那些难忘的过往成就了我用镜头记录平民生活,用影像抒写乡情。”
  有人说,杨麾的影像中,有人生、有故乡,有历史,有这个国家曾经的青涩……但杨麾说,你能记住他的影像并能喜欢上其中的一件两件就够了。

◆获奖评语
  老老实实,安安静静拍自己家乡的他,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天起,便像一根针一样扎进脚下的土地,40多年不变。这些饱含深情的作品,对自己家乡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影像,对中国乡土影像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他拍摄过的很多场景已不复存在,他的这些照片自有其特别意义。更加可贵的品质,是他的镜头里潜藏着对小人物的悲悯情怀,让我们看到一个乡土摄影师的真诚和善意,以及对家乡人的真爱。

来源:嘉陵江在线

关于我们
      中线传媒是专业从事文化传媒及互联网平台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效率优先,品质保证,用心服务”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始终坚持以良好的信誉为基础,秉承稳固与发展、求实与创新的精神,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嘉陵江在线官方微信-南充网站建设制作网站托管和影视广告公关活动策划承办公司

13693480927

公司服务热线

Copyright © 2015-2019 中线政企文化版权所有   邮箱:zxzqwhzx@126.com   联系方式:13693480927 蒙先生     13696207502 谭女士   蜀ICP备19010324号-1  技术支持:太友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