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3480927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金台,父亲,还有我

时间:2020-03-26


  人到中年,就开始各种怀念,比如我现在,特怀念儿时无忧无虑的撒野时光,怀念清贫青涩的学徒岁月,怀念青春飞扬的部队生活。其实,我最怀念的是离我并不远的老家金台,怀念金台,重要的是我的父母还在那里。

  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有我的记忆和印象,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我无意去刻画儿女情长,经历了这次疫情,我更加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于是,关于我的金台,我的父亲,我就越有一种想记录的冲动。但是,从不会口头表达爱的我面对键盘却一个字也打不出。有位物理学家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句话给了我胆量。

  我的家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金台。我相信在这个地球上,我心里最能亲近,情感最能认同的地方就是她了。因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一年的一个秋晨,我从母腹中挣扎而出时,呼吸的第一口空气是她的,看到的第一眼山水也是她的,当我慢慢有了思维和意识之后,连我也是她的了。

  从南充市区出发,一路向北,过潆溪,大约十分钟之后就到金台镇。如今在地图上看,金台镇已经与南充城区融为一体,时代飞跃,社会在进步,十多分钟的车程拉近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这可是我小时候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勤劳的乡亲

  金台镇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它原名叫韩家场,建于明代,场址在今天场镇以东一公里的董家院村。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曾经带兵转战于此。韩家场也因此在明末的战火中被毁。到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大量移民迁入需要重建韩家场。地方官考虑到原来的韩家场建于高岗之上,取水不便。于嘉庆二十三年选中距韩家场一公里的平坝处重建,这里地下水丰富,凿井有泉涌,其中有处泉水呈黑色常年喷涌遇大旱也不枯竭。就是在这黑色泉水之下,重建时挖出一个黄金铸造的砚台。于是韩家场定名为金台场,之后就有了金台镇。金台镇有没有金砚台?如今已无从考证,也没有谁亲眼见过这个金砚台。一切都是在听说而已,但当地产黄金却是事实。虽然当地产黄金,可我见到的最多的却是父亲手里的木头。

  对了,关于我这个蒙姓,小时父亲常常告诉我,我们蒙家祖上留下来的很多家规家训,就连取名字,也非要按照字辈来,父亲是绍字辈,我是先字辈,我的孩子是思字辈,很遗憾,我没有按照字辈给孩子取名。父亲说,做人一定不要忘本,无论你走多远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出处。小时候周围姓蒙的人很多,长大后才发现,蒙姓非常少,于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些问题常常被父亲挂在嘴边。与其他族人一样,父亲说我们也是移民,明末清初,规模宏大的移民潮席卷了整个四川,南充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比肩而来的移民如饥似渴的在这片本不富裕且浅山丘陵地带寻找它们长久栖息的家园,有山有水的嘉陵江两岸挤满了远道而来的移民,其中就有我的蒙家祖先。我就纳闷,父亲这个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东西。父亲说,有些东西不一定是书本上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

 

  我想,我是不能怪我父亲的,只是我的母亲可能会觉得有些遗憾。当然,在那样的年代里,那样的事也很平常。但我知道,父亲内心一定会觉得有些愧疚,只是他是一个不善言语表达的人,但我相信,他是爱我们的。

  关于那一年,父亲讲过很多次。若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一大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在父亲一个人身上。他如果不出去挣钱,一家人生活怎么办?土里刨食很难饱肚子,弟弟也年少,奶奶病又多,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他说这些,可能是一种解释吧,其实在母亲的心里,从来没有怨过他。

  父亲领我做学徒时,可以把每一件事都跟做人扯上关系。他说做木匠也是做人,要诚心实意的对待,才会有好的结果出来。父亲没有什么大道理,也不会用什么名人名句。他反复的强调,只有踏踏实实的去学习,才会有收获。那个时候,可能因为正处于所谓的青春期吧,父亲说什么,我都当作耳边风,金台镇离南充不远,城里花花世界像一张网似的将我的心网过去了。我明里不敢反驳父亲的言论,但是我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我有自己的想法。父亲说,养不教父之过。他没有理由让我继续浑下去。每次挨完打,母亲都要背着父亲教训我,与其说教训,还不如说是在哀求我。她希望我不要跟那些浑孩子一起耍,希望我听父亲的话,认真读书,包括后来我做学徒时,母亲多次嘱咐我眼睛多看多动手。我很少看见母亲流泪,但每次父亲教训完我之后,母亲都要偷偷的抹眼泪。如今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的生活工作,好好的孝敬他们,常回家去看看。

  父亲当年做学木匠的时候,在学徒中是最聪明的。后来常听村里老人讲,父亲学了两年就已超过师傅了。现在看来,木匠活也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现在很多地方还把木匠这个职业作为非遗申请。我常常笑自己,要是当年继续跟父亲学木匠,有着父亲那种精神,可能现在我也是大师了。如果木匠也分等级,父亲也应该是专家了吧。据说父亲当年的悟性是远近出了名的,很多家具农具,他只要跟着师傅做一遍,然后就会做的比老师傅还要好。以至于后来请父亲的人排着队呢,有些甚至要提前预约,特别是姑娘出嫁的陪嫁,那些年,陪嫁家具全部是纯手工,一做就是十天半个月。遇到量多的赶时间的还得加班加点干,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些机床工具,全靠手上工夫,靠体力,父亲常常累得挨床就打呼噜。母亲说哪里是什么悟性高,都是逼出来的,做得多酬劳才多,虽然现在看来几块几十块不多,但在当时,那可是我们全家人生活的保障。母亲是个勤快人,父亲在外做工时家里的活全在母亲一个人身上了,我从来没有见过母亲埋怨过生活的苦,母亲从来没有因为父亲不在家而荒废土地。每次说到我的父母亲,我都无法用语言表达,文字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我的母亲非常善良与朴实,因为妹妹远嫁上海,她便把我的爱人当做自己的女儿。爱人与父母相处得非常融洽,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父亲这辈子替人做过的家具不计其数。有时碰到乡邻,还经常说起谁家谁家的姑娘出嫁时全是你父亲亲手做的家具呢!现在还都在用呢!父亲最乐意听到这样的话,那是他年轻时的壮举,那时候,农村家里的农具家具全是手工,材质与做工都没得说。当时的木匠,在雇主家,也是很受尊敬的,估计这也是后来父亲想让我学木匠的原因吧。父亲说,当时家里非常穷,外婆跟母亲若不是看见父亲会木匠,他们也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父亲跟母亲结婚以后,外婆也让家里几个舅舅跟着父亲学木匠。打我记事起,父亲就没有闲过,忙完了地里的庄稼,又要忙活外面的木匠活,父亲就一直没有停下过。

  那年,当我决定在城里买房子时,父亲很是开心,我带着他看了很多楼盘。每一楼盘,他眼里都闪着光亮,他说他不敢相信有一天他的建娃也在城市里有自己的家。我心想,有了房,我就可以接父母到城里来住,让她们享受一下做一个城里人的感觉。可是父母却很少到城里来,口头上说住不惯,实际上是觉得住在城里花费太大了。在老家,做饭烧水不用气与电,柴米也不花钱,菜自己种,鸡鸭自己喂,可是在城里,处处都花钱。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我想,这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情吧。所以,我不勉强父母一定来城里生活,只要他们乐意,哪里都一样。

  装修房子的时候,父亲主动要求来看装修现场。父亲的刨子,锯子,凿子全部用不上了。师傅们用电动的设备提前测绘的图纸按部就班的进行装修施工。父亲看着装得亮堂堂的新房,惊叹不已,他说高科技就是不一样啊,你看这顶吊得跟电视里那些房子一样好看,你看这桌子哪是我们能做出来的?你看这茶几这沙发,这电视墙,哎呀,简直就是神来之笔!父亲在每间屋子里转悠,他感叹说自己老了,跟不上形式了。其实母亲早已告诉我,父亲做了几个小凳子,原本是要带进城里来的,怕老土,配不上我们新房子。有一次父亲来的时候带了一根小木板凳,他说这个凳子放在卫生间,坐着洗脚挺方便的,不过凳子不要放在客厅。毕竟这么漂亮的房子怎么可以放这么个老土的东西?父亲说人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走,虽然自己的手艺很好,但是相比现代的高科技他又差远了。这个小木凳,我们都非常喜欢。父亲听说我喜欢他非常高兴。说只要我们喜欢,不嫌弃,他会继续给我们做。父亲回家后,我将凳子放在客厅,有一次朋友来了之后,非常羡慕这个小木凳,他说这可是传家宝啊!坐几辈人都坐不坏。我把他这话告诉父亲。父亲立马在家动手又亲自做几个小板凳,让我送给我的朋友。我从不隐瞒自己有个木匠父亲,从不隐瞒我儿时的顽皮,从不隐瞒跟随父亲学木匠,我的朋友战友都知道父亲不但教会我做木匠,还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结婚后,父亲便鼓励我多去外面创,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自己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别让丈母娘失望,人家把女儿交给你,你就要对人家负责,作为一个男人,要有责任感!我很难相信这话是从父亲口中说出,刚结婚时,我把一切想的都很简单。父亲说当你做了父亲你就知道了生活的不易,你就会有更大的压力与动力。

  说起酒,父亲总爱提及过往的酒事。那年他在城里给一位干部家做家具的时候,人家曾拿出一瓶好酒。说是五粮液还是是茅台什么的,反正很贵,主人给父亲倒了一大杯,父亲就一口一口的抿。酒的滋味父亲并没有喝出贵贱来,但主人开口说话那口吻让父亲唏嘘不已,一瓶酒钱竟然是父亲做一个月木活的工钱。父亲心里想这么贵的酒怎么喝得下呀。这个事一直被我记在了心里,条件稍微好些后每次回去我都会为父亲带上几瓶好酒,可每次回去,带给父亲的酒他都要先问问价格,如果我随口说了实话父亲都舍不得喝。特别是听到酒比较贵的时候,他都要求我带回去请客待人喝。所以到后来,我有时也会把好酒翻倒在酒壶里带回去。父亲也会每日小酌几口。看得出父亲是有酒量的,只是他不愿意敞开来喝。

  关于父亲,我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村里人都敬佩父亲的能干,有人笑话他说,他把农村手艺人的活给干完了,不但庄稼地种得好,是个木秀才,而且父亲还会石匠砖匠,自己打石头,挖地基,自己砌砖修房子,但凡农村里的活,没有父亲是不会的。父亲常说,要给儿子做好榜样,虽然他书读的不多,但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父亲离开校园后,便成为家中的主劳力,农忙之余,父亲便跟着熟人去搬罾的绢纺厂当力工。当时搬罾离家大概有20里山地,每到发工资的时候父亲都会一路小跑着回家,将钱交给父母,而自己都舍不得留下一分来花,作为家里的长子,父亲小小年纪就有了担当,而放眼我们这代人,有多少有父亲当年那样的情怀呢?有时夜班下得早,父亲趁着夜色一个人打着火把回家,说不害怕那是假的,都说父亲的胆子特别大,晚上可以走夜路。父亲说,想到家里年幼的弟弟妹妹与日渐衰老的父母他什么都不怕了。

  父亲没有成家前,兄弟姐妹多是他负担,成家之后,又是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可能父亲懂事懂得太早,让他承受了同龄人不应该承受的苦,所以父亲从来不在家人面前叫苦叫累。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好像就是一个铁打的人,像一个机器人。

  那年春节刚过,寒意依旧逼人,父亲执意与乡邻外出打工。当时我心里非常难受,年轻时是为了生计,可现在一切不是很好么?父亲笑着给我的理由是正因为一切好了所以他要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免得花钱去旅游,打工顺带就可以欣赏美景了嘛。我知道,这是父亲的借口。那一年,父亲去的是山西一个叫古交的地方,从事他的老本行。可谁知从架管上掉下摔断了腿,怕我们担心,父亲不准任何人告知我们他的情况。当年,我也在外地,每次与他通话时,父亲都说一切都好着呢,反倒叫我们注意安全。后来同行的幺爸见父亲实在难受,加之小老板又有不想赔偿的心态,幺爸才背着父亲告诉我了实情。父亲说见我刚成家,一切都才刚开始,告诉我只能给我增添更大的生活压力与心理负担,也不能缓解他的疼痛,只要事情能够处理好,晚点告诉我们也是一样的。得知消息,我连夜坐车往山西赶,一路上我都不敢想象这些日子父亲一个人时怎么熬过来的,我怎么就没在电话里听出父亲的异样呢!

  这次事情之前,无论是电话还是书信,父亲经常叮嘱我在外多注意安全,要怎么怎么样。这件事情之后,父亲就很少说这样的话了。康复期中,父亲一直居住在城里我的小家里,至始至终未吭过一声。本来父亲出去做工这个事,我是不同意的。父亲很固执,他很相信自己的身体,也相信自己的手艺。父亲的伤好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做工,回到金台老家开始种地养鸡。近些年,老家很多地都荒芜了,父亲见不得那些被荒芜的土地,他每日都在地里劳作,好在通    讯方便交通便利,我随时都可以回到金台回到父亲身边。


 
  小时候的我是非常顽皮的,父亲经常在外做工,即便在家,也有做不完的农活,母亲把我管不了,我承认,那个时候的我,就是一个十足的顽童,每天上学的时候,根本就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常常逃课,跟着大孩子出去溜达。每次母亲知道了之后,都会拿起大扫帚追着我打。开始父亲很反对母亲打我,他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换来我的回心转意。后来,父亲说养不教父子过,棍棒落在我身上,可是痛在他心里。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没有考上初中,可把父亲给急坏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初中也是要过考的,考不上就只有重新去读六年级来年再考。父亲以前经常教导我们万般兼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出路,当年他不是不想读书,而是因为家里太穷,没有办法才走上学木匠的道。其实父亲不希望我重蹈他的路,他希望我读书,可是学校压根就不收我,父亲只有放下自己的架子到处去求人。

  四处求人之后,我读书的事依旧没有着落,父亲真的非常的失望与伤心。那段时间,我倒是过得无忧无虑,终于摆脱了学校的束缚,年少无知的我以为自己长大了。殊不知就那两个月的时间,父亲的头发花白了许多,曾经人人敬重的蒙木匠,蒙师傅,自己儿子却连学都上不成,在家打牛夸夸。那段时间,父亲的情绪非常低落,常常把气撒在母亲身上,如今每每想起这些,我都十分愧疚。

  跟着父亲学木匠的那两年,正是青春期逆反期的时候,即便是自己父亲我也经常顶撞他。后来回想,要不是跟着父亲学做木匠由他管教着我,真不知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那时,金台到南充市里的交通很方便了,花花绿绿的城市生活吸引着很多农村人的孩子的眼球,这其中就包括我,我也想去城市里见见世面,但是父亲不同意。他要让我留在他身边,这样他才能更好的看着我长大成人。

  得知自己体检政审双合格,开始我是兴奋的,心想终于可以逃离这被监管的生活了,终于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了,但我心里又有些忐忑,这一去得好几年不知道今后的生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但是我相信父亲的选择。临入伍那段时间,父亲就不让我跟他再去干木工活了。那段时间,父亲在家陪着我,嘱咐我,再三嘱咐我,要听话,在部队里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自己,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那个时候的我不懂得父亲话里的含义,只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临走前几天,母亲非常不舍,每日母亲总会说很多的话,而父亲话很少,现在我才知道,父亲他是舍不得我走,我是他的孩子,就算我是个大小伙子了,但是在父亲的心里,我依旧是他的小建娃。农村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不像现在,走的时候有拥抱有鲜花。那个时候,只有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沉默。

  说到书信,我觉得很惭愧,连幼儿园加起来只读了七年书的我,很多字都不会写。全是同音字错别字,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又可笑。那个时候,我每次写回家的信,信中的错别字都会被父亲圈起来把正确的字写在旁边,然后把信又给我寄回来。这是一个秘密,谁也不知道的秘密,这也是我的一个说出来很可笑的秘密。如今回头看,我真替自己感到害羞,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就在我与父亲的书信往来中,我的错别字越来越少,语句越来越通顺,以至于后来在部队里我把三大条令的内容都读得一字不错。我有这些成绩,与我父亲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后来探亲回家,妹妹才告诉我,每次父亲收到我的信,都会一个人先看,看了修改好了再告诉母亲。父亲说养不教父之过,我的这些错误应该由他来买单。在学校里没有学好,现在就由他来重新教导。每每想起这些,我心里就特别的感谢我的父亲,如果没有父亲当年对我的严厉鞭策肯定就没有我在部队的成绩,当然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校园拒绝了我,军营接纳了我,部队生活让我脱胎换骨似的变了个人。可能几年的木匠生活打磨了我原本放荡不羁的个性,恰好部队生活燃起了我对学习的欲望。探亲回家时,我的变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让我更加有信心珍惜部队时光,在部队,除了训练外,我都是争分夺秒的进行各类学习,尽管我与战友相处得很好,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每次我收到的信中有我寄回去的信。父亲的举动感染了我,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不能让父亲失望。五年的部队生活锻炼了我,沉淀了我,也改变了我。父亲说他没有能力让我继续读书,他后悔,但是他把我送进了部队,他不后悔。那几年,一些辍学的同龄人们,开始外出务工挣钱,父亲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一个人重要的是品行,品行有了,什么都有了。

 

  如今我人到中年,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很多的期望,做了父亲,我才能体会到我父亲当年的心情。但我始终相信,只要一个人有着好的品行,那么他一定就不会过得太差。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lear: both;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金台不远,金台又很远,无论我身处何方,金台都是离我心脏最近的地方,不要问原因,因为我的根脉在那片土地。
关于我们
      中线传媒是专业从事文化传媒及互联网平台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效率优先,品质保证,用心服务”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始终坚持以良好的信誉为基础,秉承稳固与发展、求实与创新的精神,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嘉陵江在线官方微信-南充网站建设制作网站托管和影视广告公关活动策划承办公司

13693480927

公司服务热线

Copyright © 2015-2019 中线政企文化版权所有   邮箱:zxzqwhzx@126.com   联系方式:13693480927 蒙先生     13696207502 谭女士   蜀ICP备19010324号-1  技术支持:太友帮